为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面掌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4月21日至5月6日,体育健康学院组织全体大三学生开展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本次体测涵盖身体形态、机能、素质三大类多个项目,两千余名学生参与,以“测”促练,以“测”强体,切实推动校园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为引导同学们关注健康指标,测量身高体重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BMI(身体质量指数)作为国际通用健康评估工具,通过身高体重比值科学反映体型状态,可有效筛查超重、肥胖或营养不良风险。定期监测有助于同学们了解自身体质变化,及时调整饮食与运动方案,预防慢性疾病。不少同学对照标准暗暗给自己定下锻炼目标。
图为身高测试
图为体重测试
肺活量测试现场秩序井然,同学们依次排队等候。在测试过程中,大家认真听取老师讲解测试方法和注意事项。深吸一口气,奋力吹响健康号角,看着显示屏上不断跳动的数值,为突破自我欢呼雀跃。这项测试不仅检测呼吸机能,更体现心肺耐力水平。
图为肺活量测试
坐位体前屈是身体柔韧性的“标尺”。双腿伸直,上体前倾,双臂前伸推动游标,简单动作背后,是身体柔韧度的直观体现。它不仅衡量身体的灵活性,更反映日常锻炼的成果,是体测中不可或缺的“柔韧性指标”。
图为坐位体前屈测试
站在起跳线前,膝盖微屈,双臂后摆,身体前倾,全神贯注,每一寸肌肉都紧绷着积蓄力量。双臂如闪电般向前摆动,双腿迅猛蹬地,身躯腾空而起,似矫健的羚羊跃出,在空中勾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这一跃,是爆发力与协调性的精彩演绎,下肢力量在腾空瞬间迸发无遗。落地时,或稳如磐石,或略有晃动,而那最终的成绩,正是平日里不懈锻炼的生动缩影。每一次跳跃都是对自我的勇敢挑战,书写着努力与突破的篇章。
图为立定跳远测试
引体向上是男生上肢力量的试金石,每一次向上拉起都是对臂力和背肌的考验,彰显着同学们顽强的毅力。双手正握单杠,身体悬空,利用上肢与背部肌肉的力量将身体向上拉起,直至下颌超过单杠,然后快速回到起始位置,迅速流畅地完成连贯动作。该项目重点锻炼上肢和背部肌肉,充分展现男生的上肢力量和身体协调性。
图为引体向上测试
屈膝平躺,双手轻抱后脑勺,凭借腹部肌肉的力量起身,随后快速还原,如此连贯流畅地重复。每一次起落,都是对女生核心力量的极致考验,更是对耐力的无声磨砺。这不仅是腹部肌肉的“力量秀”,更是意志与坚持的“耐力赛”。
图为仰卧起坐测试
如离弦之箭,奋力冲向终点。风驰电掣的冲刺,短短几秒内迸发全部能量,展现出青春的速度与激情,速度与爆发力在此刻得到极致体现。同学们精神饱满,在跑道上全力冲刺,展现了良好的速度与爆发力。部分同学表现突出,成绩优异,充分体现了日常锻炼的成效。
图为50米短跑测试
800米与1000米长跑,是耐力与意志的终极考验。当发令枪响起,同学们如疾风般冲去,每一步都踏响坚定的节奏。跑道上,疲惫如影随形,双腿似灌铅般沉重,可那此起彼伏的加油声,似火种点燃信念,让他们咬牙坚持。汗水顺着脸颊滑落,砸在跑道上,那是拼搏的印记。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无论成绩如何,都是自我的胜利。
图为800米长跑测试
图为1000米长跑测试
图为长跑测试终点冲刺
体育健康学院精心制定测试方案,组建由专业教师、学生志愿者、校医等组成的保障团队。教师团队提前开展技术培训,规范测试流程,指导学生做好热身准备,确保他们发挥出最好水平。志愿者与老师紧密配合,在各项测试项中维持秩序,引导学生排队等候,协助老师们准备器材和记录数据,为体测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医务人员全程待命。体测前精心筹备,确保各类医疗设备与急救药品准备齐全,为体测安全筑牢基础防线。体测中始终坚守现场,密切关注学生身体状况,时刻留意学生有无不适反应,一旦有学生出现体力不支、突发伤病等状况,能迅速反应,凭借专业医疗知识与技能,及时进行诊断与救治,为学生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图为医务人员在长跑测试中全程值守
多年来,体育健康学院采用“体育课程-体育社团-运动队”的一条龙式体育运作机制,实行“18+1”的校内体育赛事运作模式,成效显著。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氛围日益浓郁,阳光体育初心得到扎实践行,充分满足了学生的运动需求和体育竞赛需求,学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跃升。以体育社团为基础组建的近20支校运动队在上海市体育比赛中频获佳绩、实现了众多历史性突破。此次体测不仅是对学生身体素质的一次全面检验,更是一次生动的体育育人实践。通过体测,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纷纷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日常锻炼中,增强体质,锤炼意志,以健康的体魄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迎接未来的挑战。学院将继续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引导学生在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商科人才筑牢健康根基。
撰稿:王驰、康芸芸、张晓悦、杨紫怡、丁秀娟
摄影:王惠琳、徐鸿铭
审核:荣敦国
责编:张曼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