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许多年鉴在数字用法上总存在着一些瑕疵和纰漏,这应当引起年鉴编辑人员的注意。年鉴中的数字表述要按1995年12月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 15835—1995)进行操作。阿拉伯数字笔画简单、结构科学、形象清晰,而且是全世界通用,故年鉴中的数字除必须使用汉字数字外,一般情况下应当尽量使用阿拉伯数字。遇特殊情形,可以灵活变通,但应力求年鉴全文保持相对统一。下面我结合这几年工作实际,谈谈规范年鉴数字表述的几点体会。
一、年鉴中必须使用汉字表述的数字 ⒈词组、成语、专用名词、会议名称、星期及习惯用语等中的数字必须用汉字表述。如一律、第一主任、第三产业、十滴水、七上八下、星期五、封二、党的十六大、市人大五届三次会议、一期工程等。 ⒉约数和概数一般用汉字表述(年鉴中尽量不用约数和概数)。相邻数字连用表示的概数和带“几”字的概数必须用汉字表述。如七八个人、三十五六岁、一两小时、三五天、十三四吨、一二十个、七八十种、二三百架次、五六万套、十几个、一千几百个等。用“多”“余”“左右”“上下”“约”等表示的约数一般用汉字。如果文中出现一组具有统计和比较意义的数字,其中既有精确数字,也有用“多”、“余”等表示的约数,为保持局部体例上的一致,其约数也可用阿拉伯数字,或精确数字也可用汉字。如:“该协会全年举行评奖十余次,获奖作品有一千多件。协会吸收了约三千名会员。”“该协会全年举行评奖15次,获奖作品有1000多件。年内,协会吸收了3008名会员。”“全市财政拨款1900万元,调拨钢材3000多吨、水泥2万多吨、柴油1400吨,用于农田水利建设。” ⒊中国干支纪年、夏历月日一律用汉字数字,中国清代和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除一律用汉字数字外,还要采用阿拉伯数字括注公历年份。如丙寅年十月十五日、腊月二十三、正月初五、八月十五中秋节、汉高帝六年(201年)、三国吴黄龙三年(231年)、清康熙十一年(1627年)、藏历阳木龙年八月二十六日(1964年10月1日)、日本庆应三年(1867年)。 ⒋含有月日简称表示历史事件、传统节日的数字,应当使用汉字数字,并外加引号,但特别知名的可不加引号。涉及1月、11月、12月时,要用间隔号“?”将表示月和日的数字隔开。如 “一二?九”运动、“一?二八”事变、“一?一七”批示、“ 一一?一○”案件、“五二○”声明、“九一三”事件、七一期间、十一黄金周、五四运动、五卅运动、七七事变、五一国际劳动节。
二、年鉴中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表述的数字 ⒈物理量值数字应该用阿拉伯数字,并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如15米、5天、220千伏、3千克或3kg、20℃、0.5安或0.5A、外形尺寸是400mm×200mm×300mm或400毫米×200毫米×300毫米、34℃~39℃或34摄氏度~39摄氏度等。 ⒉非物理量的数量性数字一般情况下要用阿拉伯数字。如100多人、20多名、500万元、1.09亿元、270美元、平均成绩98分、16根、90周年、全年召开会议25次等。一至十的一位数整数,不是出现在一组表示科学计量和具有统计意义数字中,而是单独出现的可以用汉字,但要照顾到上下文,求得局部体例上的一致。如:就一个人得奖、做好出版发行二本书工作、重申以下八条纪律、开发三个新产品、提出六条意见、增加五个百分点;“截至1998年9月,该高等学校有新闻系1个,新闻专业4个,新闻班6个,新闻教育专职教员27人,在校学生563人。” ⒊数值性的数字应该用阿拉伯数字。如占88.5%、增长1.4‰、性别比为99.71:100、1/3左右等。 ⒋表示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等的数字应该用阿拉伯数字。如20世纪、80年代、1998年(不能简写成98年)、3~5月、11月5日、15:40或15时40分、14:12:36或14时12分36秒等。 ⒌代号、代码、序号、部队番号、文件编号、证件号码、卷次、页码中等的数字应该用阿拉伯数字。如GB/T 15835—1995、国办发[1998]3号文件、64062部队、ISBN 7-303-04761-X、国内统一刊号CN-1399、21/22次特快列车、85号汽油、维生素B12、HP-3000型电子计算机、第1卷、第18届年会等。 ⒍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一般事件、案件的数字也应用阿拉伯数字,并要用间隔号“?”将表示月和日的数字隔开,还要加引号。如“3?15”、“9?11”、“5?1”枪杀案。
三、年鉴全文使用阿拉伯数字的要求应该统一 许多年鉴使用阿拉伯数字的要求各有各自的特点,但一部年鉴全文使用阿拉伯数字的要求应该统一,格式应该一致。比如:⑴年鉴全文中数字的位数应统一,一般数字位数不超过4位(即5位以及5位以上),超过4位时计量单位用“万、亿” ,但一般不得以十、百、千、十万、百万、千万、十亿、百亿、千亿作单位;⑵小数点后精确保留几位要统一,一般精确保留2位;⑶一个数值(包括小数和百分数)不能拆开转行;⑷表示数值范围的数字,应统一使用浪纹号“~”,象10%~20%、2~6米、30~40km或30 km~40km、250万元~300万元、-36℃~-8℃,但10%~20%、250万元~300万元、-36℃~-8℃不能写成10~20%、250~300万元、-36~-8℃。
四、年鉴统计数据一定要具有权威性 地方综合年鉴是由该地政府主办的权威性资料工具书,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一部“官书”、“政府年度公报”,有些地方政府主要领导直接介入年鉴的编纂指导工作,故地方综合年鉴具有较高的权威性。数据是年鉴资料的浓缩反映,年鉴既然是“官书”,那么必须确保书中数据的准确性、权威性。首先,数据的统计口径要一致,凡统计部门有的数据一律以统计部门的为准,并且要采用经过核实和调整后的“定案数”,但一般不采用统计部门的“快报数”;统计部门没有的要以主管部门经过核实上报的年报数据为准。另外,整本年鉴内容中前后数据要统一,总量与各分量之和要一致。如果因特殊情况(如统计口径不一等),使数据不一致的,应括注说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