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自己的声音”——关于我校学生办报的专题报道

2013-04-07
       回顾2011年,学生办报无疑是我校的又一大特色。在《上海商学院报》日益被更多的同学传阅之际,校园内由学生自主创办的报纸也逐渐发展盛行起来。为了更近一步地了解我校学生的办报情况,校记者团的学生记者们马不停蹄地展开了新一轮的调查采访工作。

  学生踊跃 报种丰富

  据学生记者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在我校现有的8大学院中,东方财富传媒与管理学院、信息与计算机学院、外语学院、旅游与食品管理学院管理学院、财经学院、艺术设计学院6大学院都有属于本学院的院报,而各个学院的学生则是这些报纸主要负责人。除了院报以外,这学期属于全校同学们的《商院青年》也开办了起来。虽然商学院有着校报、院报以及校广播台等多个传播信息的媒介,可是却缺少一份属于全校学生,让全校学生可以发出自己声音的平台,所以,《商院青年》诞生了。《商院青年》是一份属于学生们自己的报纸,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发表自己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可以表达自己对诗歌散文的热爱;可以将自己眼中的风景与大家一起共享…… 目前,《商院青年》以每月一期为发行周期,以广大同学们的投稿为素材来源。对于这份学生们的报纸,老师们寄予了很高的希望,他们表示这是属于学生们的报纸,希望学生们能够努力,将《商院青年》这个阵地建设成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高质量的信息传播平台。

  学生办报 各显风采

  据学生记者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商院有6大学院有本院的院报,且各有特色。这些办报重任由各个学院的团宣传部院记者团,编辑部门,或团学宣传部承担,商院学子则是这些院报的主要负责人,他们通过对日常生活学习点滴的收集,调研、采访,撰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院报。据学生记者采访了解到,《信息苑》由信息与计算机学院直接发起,以构建宗旨,感人事迹,学院活动为要点,积极向信息透明化、内容丰富化、主题鲜明化三大特色努力。管理学院团总支副书记张煜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管理学院在学院直属的团学宣传部的基础上,新设立了新闻中心,为院报的出刊提供了更完善的版面设计和最新的新闻资讯,在院报专业化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各学院对本院的院报给予了大力支持,院报经费悉数来自各学院的鼎力资助,少数学院给力的外联部用拉赞助的方式为本院的院报做一份外联人的贡献。各院院报的刊期也不尽相同,东方财富传媒与管理学院每周一刊,偶尔会有汇总的月刊。财经学院和管理学院为半月刊,信息与计算机学院以及艺术设计学院刊期较长分别为每月一刊,一学期2刊。当然,作为学生群体,办的报纸总会存在缺陷与问题,所以,各学院在办报的过程中也在相互竞争,相互学习,相互进步,向着精致,丰富,专业的目标继续摸索着前进。

  院报出刊 惠及各方

  据学生记者调查了解到,各院院报的出刊是一项繁重的工程,对于参与院报设计制作的同学来说,他们可以在点滴的文字中找到自己努力的身影,在院报中找到许多学院的相关信息。同时也培养他们协作、写作、社交的能力。在这里,学生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能,个性与创新都可以在文字与图片中得以体现,展现出一个真实的学院风貌。实际上,广大的商院学子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学生们不仅可以在一份小小的简报中就能了解本周、本月发生的新鲜实事,扩充学习途径,了解参与校园文化,同时还拥有了一个发出自己声音的平台,可以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此外,各个学院可以借院报为学生搭建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同时增加对其他兄弟学院的了解,取长补短,更好的为学院特色建设而努力。校园报刊在担负着宣传传播功能的同时,也是培养未来高素质的新闻从业人员的阵地。

学生记者:胡怡园
点击下载: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