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开展上海商学院第三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申报的通知

2013-04-07
 

 

各学院团总支、院区分团委:

为培养我校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协作精神和敢于挑战的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进一步推动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深入开展,充分展示我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成果,同时为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遴选出优秀作品,院团委决定于2011年10月开始举办第三届“挑战杯”商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现将有关参赛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时间

    2011年10月下旬——2012年年10月下旬

    二、参赛对象

    在校本、专科学生

    三、作品申报

    1、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含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共三大类。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每篇论文在8000字以内,每份调查报告在15000字以内;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中可包含被采用的为党政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和咨询报告,同时附上原件及采用单位使用证明的复印件和有关鉴定材料;科技发明制作类分成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制作投入较小,对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参赛学生须在作品申报书封面相应作品类别中划“√”。

    2、参赛作品可分为个人和集体申报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作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除填写集体作品名称外,还要注明一位学历最高的作者为集体项目的代表,集体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本专科生作品;按照全国全省“挑战杯”竞赛的相关要求,对集体项目要求相对较高,必须是特别重要的学生课外科研成果方有可能获奖。

    3、申报参赛的作品可以是申报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包括公开发表在学术刊物上的作品和其他优秀作品等)。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过的其它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4、各院系需成立“挑战杯”商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协调小组,组长由团总支书记担任。

    5、参赛作品须由1名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或教研组)推荐。

    6、各院系报3-5件作品,每人只限报1件作品,参赛作品均应填写《第三届“挑战杯”上海商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以下简称《申报书》)。《申报书》可从上海商学院团委网站中下载。

    四、作品评审

    1、学院初评阶段

2011年11月18日前各学院独立评审,据自然科学类、哲学社科类、科技制作类三类项目确定优秀作品,并将院级优秀作品申报书(含相关辅助说明材料)及作品清单(包括排序、全体参赛学生及指导教师信息、作品全称)电子稿报送校团委办公室。

    2、学校终审阶段

2012年5月中旬进行优秀作品项目集中展示,采取作者公开答辩或专家现场评审、现场答辩,同组专家共同讨论等方法,据自然科学类、哲学社科类、科技制作类对作品由专家评审组分别评审,对终审中评出的优秀作品将重点扶持。

    (1)终审时间暂定如有变动另行通知。

    (2)参加人员

以参赛学院为单位组队,领队1人(由各参赛学院“挑战杯”协调小组成员担任),每个参赛团队的全体学生,指导教师1人;没有作品入围的学院派1位负责教师参加;邀请参赛学院分管领导参加;欢迎广大师生观摩。

    (3)科技制作类作品评审不公开答辩,由评审专家去现场问辩,并观看实物功能演示效果,由此计分。自然科学类和哲社类作品公开答辩,先由学生陈述(5分钟),再由评委提问学生自由回答(5分钟),由此计分。通过现场书面评审和公开答辩,确定本学科组的奖励建议名单。

    (4)学校“挑战杯”组委会将对三大类作品分别按进入终审作品总数的15%、25%、40%设一、二、三等奖三个奖励等次并对获奖成果进行表彰奖励。

    3、其他事项

    (1)参加评审的学生项目负责人请于规定时间到场,逾期视为自动放弃。作品的申报者和合作者均可参加答辩;指导老师不能上台答辩,但可以列席。

    (2)参与公开答辩的学生要将ppt等多媒体资料于复制到指定电脑上。

    (3)科技制作类实物,请提前准备好,注意时间衔接。

    五、步骤与进程

    (一)组织发动阶段(10月下旬)

    1、下发《关于组织开展第三届“挑战杯”上海商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的通知》及其它有关文件;

    2、各院系成立参赛协调小组上报负责老师;

    3、各院系在学生中作充分的宣传发动工作,并积极组织作品申报工作。

    (二)院级竞赛和组织申报阶段(2011年10月下旬——2011年11月18日)

各院系在初赛基础上,将遴选出的作品于2011年11月18日前,向校团委报送。

    (三)校级评审(2012年5月中旬总评)

 1、对11月份上报部分团队或作品进行评审,优秀作品信息跟踪和经费支持;

 2、2012年5月中旬对作品进行总评;

 3、进一步优化作品或成果;

 4、举行决赛,学校将请专家评审组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最后确定获奖作品和“挑战杯”获奖单位,将最终确定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际应用价值的优秀作品上报参加上海市第十三届“挑战杯上海商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共青团上海商学院委员会

2011年10月20日

 

 

点击下载: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