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宏
(2012.9.7)
全校教师、职工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2012-2013学年今天开学了,明天我们将迎来3396名2012级新生。下周一,9月10日,是第28个教师节。今天,全校教师、职工聚集一堂,庆祝教师自己的节日。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校领导班子向在过去一年为学校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教职员工表示节日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尊师重教,在我国有着优良的传统。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教师的地位与父亲类似,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2500多年前的孔子因为“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名言,成为万世师表。尊孔成为我国古代尊师重教的一个重要标记。到了近代,1932年,民国政府曾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新中国成立后,改用“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我国恢复建立第一个教师节。放眼世界,为纪念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颁布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4年将每年的10月5日定为世界教师节。
就我校而言,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校教师和职工编制数严重不足,办学资金明显少于本市同类高校。但是,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全校教职工始终团结一心,抢抓机遇,坚持奉献,使学校的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今年已经过去的8个月为例,全校教职工辛勤努力,取得了优良的成绩,有效地推进了我校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在这里我简略地归纳如下:
一、迎评促建工作继续扎实稳步推进
1、我校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研究报告发布
今年上半年,我校集中对办学理念、办学定位进行了研究。通过务虚会、座谈会、研讨会和宣讲会等形式,全校教师和职工集思广益,初步形成了我校办学理念、办学定位研究报告,并在今年暑假工作会议上发布。提出了我校 “以商立校、知行合一、厚德经世”等三个办学理念的研讨思路。办学定位凝练为:到2020年,我校以发展商科为主线,构建以管理学、经济学学科为主体,法、文、艺、工等多学科交叉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具有社会责任、实践能力、创业精神、国际视野的创新性复合型商科人才;建成与上海城市功能相适应,满足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的特色鲜明的应用性教学型大学。
2、开展新一轮本科教学状态数据采集工作
按照《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数据项解释及填报说明》要求,开展了新一轮本科教学状态数据采集工作。采集后的数据将下发到每个二级学院,以更好的对照本科合格评估指标,寻找差距,为迎评促建措施的及时跟进提供依据。
3、我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初稿形成
结合2012年本科教学状态数据采集,教务处、评建办公室等开展了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撰写工作。目前,质量报告的初稿已经完成。下一阶段,要与二级学院见面,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见面的过程既是工作指导和督促的过程,也是服务和提高的过程。同时,文本的修改和完善,要与本科数据采集结合起来,认真学习教育部的新精神,盘点好学校的家底、进一步理清建设的重点,提高建设的效率。
二、内涵建设项目和层次进一步丰富
085项目近年在我校的实施,先后投入建设资金超过400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我校内涵建设上水平。
1、商务经济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获批
我校申报的重点学科“商务经济学”获得批准,并获得三年600万元的建设资助。这是继市教委重点学科——“商务传播学”以后,我校正式获批建设的第二个重点学科。希望相关建设单位尽快落实实施方案,确保重点学科的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的建设绩效。
2、我校知识服务平台建设明显推进
4月份,我校与商务委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商业发展研究院,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拉开了我校知识服务平台建设的大幕。与此同时,我校积极申报市教委的“知识服务提升工程”项目。通过积极工作,我校“上海商贸服务业知识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最终获得市教委批准并有三年资助,每年500万元。有效地支撑了“以商立校”办学理念的落实,为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搭建了良好平台。
三、招生就业工作质量稳中有升
2012年共录取新生3396名。其中,本科1907人,专科生1489人。录取成绩在全市20所二本院校名次,文科排名第9,理科排名第8。与去年同期相比,文科排名上升一位。就业方面,截止8月25日,我校2012届本专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96.24%,总体签约率达到83.52%。其中,本科就业率为95.84%,签约率为82.23%;专科就业率为96.85%,签约率为85.62%。本、专科毕业生的签约率和就业率均实现我校近年同期历史新高,也位居上海市高校前列(较之就业排名进入全国前50强的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我们的就业率比其低0.03个百分点,签约率则比其高出2个百分点)。至此,我校201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已圆满完成。请各部门做好2012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工作,并继续做好未就业同学的就业服务和帮助工作。总结就业工作经验,为2013届毕业生就业启动奠定扎实基础,继续落实就业工作的“一把手”工程,以优异成绩迎接我校本科合格评估。
四、学生自我管理体系不断优化
1、完善学长制,进一步推动导师制
自2011年全面推行学长制后,成效良好。学长制在新生接待、环境适应、学业指导、生活帮助、科研合作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传帮带作用。针对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关部门对学长制进行了梳理,并从制度层面加强了对学长的遴选、管理与培训,以使学长制在2012级新生中发挥更好地朋辈指导作用。导师制在学生大赛参与、社会实践、生活成功及教学相长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为方便教师指导学生,学校将进一步改善条件,为学生的思想成熟、学业进步、生活成功更好地助力。
2、探索学生事务“一站式”接待制度
上半年成立的学生事务接待处,以“方便办事,解决困难,维护权益,促进成长”为宗旨,整合资源,简化办事程序,为学生提供综合事务办理、资助医保咨询办理、评奖评优咨询、就业创业咨询、综合服务等管理服务。下一步还将建立可为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学生事务中心,并与“易班”学生网络互动社区项目形成互动,拓展满足学生需要的网络社区平台,优化学生事务服务效率,争取优良服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和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多赢。同时学生志愿服务平台也在积极搭建中,此平台的启用也将进一步增进志愿服务的自主性,鼓励每位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开展相关志愿服务项目,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发自内心地从事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并通过志愿服务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生活成功。
五、青年教师成长空间进一步拓展
1、青年干部培养培训力度加大
一是,学校青年干部培训班集中开设。7月4-14日举办了首期商学院青年干部集中培训班。培训以党性教育为总纲,分三个单元实施,通过专题讲授、体验式教学、交流研讨等形式,使37名学员得到了一次良好的党性锻炼,进一步提高了认识。
二是,选送青年和干部骨干外出培训、挂职。去年以来,学校克服各种困难,坚持选拔青年干部和干部骨干外出脱产学习,上半年先后有6位参加市委党校、市经济党校培训,有4位参加教育部集中学习。挂职干部的选派人数、范围等进一步拓展。上半年共有3位干部外出挂职。
2、青年教师发展的通道更趋多元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教师队伍建设要“引进”和“培养”并重。两年来共有12人获批出国进修(其中市教委批准2011年4人,2012年7人,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1人)。上半年,我们克服困难选送了4位教师出国进修;干部人事处继续接受教师出国进修的申请。与此同时,科研处会同相关处室对全校青年教师进行了科研潜力调查,初步排摸了我校青年教师的科研现状,为下一阶段为青年教师提供相应的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下半年要持续关注,多渠道创设鼓励青年教师成长和成才的条件。
六、服务教学科研的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为进一步改善校园环境,给广大师生营造一个崭新、舒适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氛围,在上半年顺利完成146报告厅内部装修工作的基础上,暑假期间,后勤保障处等部门克服工作涉及面广、工期时间短、施工项目多、维修任务重、人手缺乏等不利因素,先后实施了商运大厦内部改建(含2楼咖啡吧项目)、奉浦校区北大门改建、奉浦校区运动场地改建、徐汇校区教学大厅改建和徐汇校区学生宿舍、奉浦校区学生宿舍周界报警设施安装等6个大型施工项目;顺利完成了徐汇校区临房拆除、清场工作;并认真、及时进行了24项物业设施维修、保养工作;同时,还结合学校运行特点,及时进行了两校区物业、食堂的更换、招标工作,为迎接新生入校及新学期开学,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工作。此外,还有图书馆阅览室、书库和实验实训室的改造等。目前,商运大厦启用,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办公场地顺利搬迁,进一步改善了我校的办学硬件条件。
另外,暑假期间,智慧校园建设持续推进,我校学生宿舍光纤入户工程、楼内无线网络全覆盖、校内主干网络升级及行政楼网络布线工程全面完成。电信光网将每月为学生提供90小时免费上网时间。教学楼、行政楼、实训楼、宿舍楼、食堂等无线网络覆盖的实现,可使广大师生通过相应的无线网络认证系统,实现相关资源的免费浏览。此外,随着万兆链路和千兆网络桌面的实现,在增加局域网带宽、提高网络传输速率的同时也将为广大师生带来更为流畅的网络新体验。
七、经济纠纷案件朝有利方面发展
我校与原万盛公司共有4个经济纠纷案件,一审和二审均判我校败诉,我校先后向市检察院提起抗诉。通过多方努力,目前其中有3个案件已经抗诉成功,市检察院已经将3个案件发回奉贤区法院重审。其中的另外一个案件也有望抗诉成功,正在积极争取发回重审。
奉贤校区食堂三楼,按照合同去年就到期了,但是在按照合同约定收回过程中,承租户不遵守合同,唆使次承租户对学校无理取闹。我们通过诉讼方式,4月15日一审判决、8月15日二审判决,均判决我校胜诉。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目前仍然没有彻底地解决。相关部门和同志正在积极努力,希望全校教师和职工始终关注,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积极配合学校的相应工作,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保护好良好的教学和生活环境秩序。
同志们,新的学年已经来到,让我们携起手来,在做好新学期开学工作和平安校园工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迎接本科合格评估工作不动摇,扎扎实实做好迎评促建工作,更加主动地研究学院发展思路,凝聚广大教师的智慧和力量,二级学院办学主体地位的进一步增强和学校内涵建设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贡献新的力量。
最后,祝全体教职工节日愉快、阖家幸福、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