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身说法,指点迷津——“博•约讲坛”系列讲座第四期在我校隆重举行

2013-04-07

    3月20日下午,在2号楼130报告厅,举办了一场关于“挑战杯,为何做?做什么?怎么做?”的讲座。本次“博•约讲坛”继续秉承着“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的宗旨,盛情邀请到了共青团长宁区委员会副书记吴旻瑜老师。讲座中,吴书记幽默的语言,整合渊博、丰厚的实践经历,引领同学们真正了解了什么是“挑战杯”。

    据了解,“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每两年举办一届。竞赛的基本方式为:高校在校学生按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申报参赛;聘请专家评定出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组织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览。

    鉴于比赛的含金量、专业度以及学术力较高,且其”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符合我校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我校对其重视程度很高。去年,计算机学院09级王丹同学的“android无线应用及远程管理系统”荣获上海市二等奖,为我校争了光。而今年,参赛选手主要以大二同学为主,有部分大三同学。我校共收到32副作品,已经遴选出10组进行“培育孵化”。

    吴老师独树一帜得选择了全程站着讲述,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开始,逐步带领同学们领略“挑战杯”的魅力。如此的做法更加贴近同学,让同学们大大消减了陌生感。他本人从一个对“挑战杯”一无所知的指导老师,到带领华师大六支代表队,全面夺魁,期间的经历种种,经验种种在吴书记的娓娓道来中传递着,为我们的挑战杯之路指点迷津。讲座中,吴书记更是详细例举了几个案例,让同学们从内而外的剖析挑战杯的秘诀。

    讲座后,同学们对挑战杯,为何做?做什么?怎么做?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学们纷纷表示愿意尝试“挑战杯”。学生记者获悉,负责挑战杯的学术部当晚就接到了数组参赛人员的报名。

 

 

学生记者:沈立

点击下载: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