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奉浦校区体育馆的羽毛球最后一次落地,当奉贤渔沥水塘的鱼竿收起最后一缕夕阳,上海商学院2025年上半年教职工俱乐部活动在盛夏的蝉鸣中落下帷幕。从运动赛场的激情呐喊到艺术空间的悠扬旋律,从自然秘境的静心垂钓到文化长河的溯源行走,19个教职工文体俱乐部用一个个鲜活故事,串联起教职工们积极向上的生活图景。
一、运动赛场:汗水里的热爱与协作
羽毛球馆的午后总是热闹非凡。每到周二下午下班,奉浦校区体育馆的羽毛球场地便成了欢乐的海洋。自由组合的形式让不同岗位的教职工在跑动跳跃中打破隔阂,新手在高手的带动下逐步提升技能。球拍碰撞的脆响里,藏着最动人的同事情谊,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着运动的乐趣。

乒乓球桌前的银球飞舞,是校园里另一道流动的风景。俱乐部坚持每周开展常规训练,针对不同水平的成员制定分层计划。零基础的教职工从握拍姿势、发球技巧等基础动作学起,教练用趣味小游戏帮助他们克服入门障碍;有一定基础的成员则聚焦攻防策略、旋转球控制等进阶技能,在多球训练和实战模拟中提升水平。“以球会友、奋勇争先” 的精神贯穿始终,银球划出的弧线,正是团结拼搏的生动注脚。

篮球场上的建校75周年之约至今让人热血沸腾。5月17日的校友会友谊赛上,教师队员与20余名校友在赛场奋力拼搏,精湛球技与昂扬斗志赢得满堂喝彩。教师们的默契配合、快速传球,校友们的精准投篮、巧妙突破,让场边的呐喊声浪此起彼伏。赛后的交流会上,大家分享毕业经历、工作感悟,共同展望母校发展,让赛事成为联结情感的纽带。而每周一下午的常规训练中,30余人在专业教练指导下切磋技艺,篮板下的每一次跳跃,都藏着对生活的热忱。

绿茵场上的足球赛则是另一种浪漫。周四的阳光下,教职工们有序开展系统性热身,通过动态拉伸、关节活动等环节激活身体机能。随后的分组对抗中,大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攻防转换间尽显团队协作精神,跑动传球的默契配合、奋力拼抢的昂扬姿态,充分展现了教职工群体的活力与激情。活动尾声,大家认真完成针对性的拉伸放松训练,整个过程既保障了运动的专业性与安全性,又让教职工们在绿茵场上释放了活力、增进了情谊。
网球场的夕阳更添诗意。每周四下班后,来自不同岗位的教职工们汇聚于此,或专注对墙击球,或相互切磋球技,或反复练习发球。在教练的悉心指导下,资深球友的经验更进一步,新成员的球技也迅速提升。夕阳下的身影,每一次挥拍都凝聚着对技术的精益求精,球场外的欢声笑语,则让这里成为放松身心的温暖家园。
最令人振奋的当属气排球邀请赛的盛况。5月17日的奉浦校区体育馆内,我校工会举办“气排燃动七五载・强校逐梦向未来”上海商学院高校气排球邀请赛,邀请了同济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5所高校,共计11支队伍参赛。赛场上,队员们配合默契,攻防有序,发球、接球、传球、扣杀、拦网等动作完美融合个人技术与团队战术。男子组比赛中,队员们灵活运用战术配合,多次打出精彩扣杀;女子组队员则凭借默契的团队协作和顽强的防守反击,赢得观众阵阵喝彩。最终我校男队荣获第一名,女队荣获第二名,当裁判宣布结果时,队员们的欢呼声响彻场馆,这不仅是荣誉,更是“强校逐梦”的生动写照。

二、艺术天地:指尖与歌喉里的诗意
奉浦校区综合楼703的弦音总在周二午后准时响起。每周二下午下班后,这间会议室便转变为音乐教室,来自不同部门、学院的教职工们怀抱琴弦,围坐成圈,在专业指导教师的带领下练习吉他弹唱。从基础指法到经典曲目演奏,学员们逐步掌握了《兰花草》《童年》《贝加尔湖畔》等曲目。每周课程尾声的集体合奏环节最受欢迎,悠扬的琴声中,老师们放松身心,增进交流,不同声部的和弦交织,像极了校园里各岗位教职工的默契协作。

声乐教室的合唱排练则藏着另一种感动。本学期声乐部的核心活动是准备建校75周年合唱节目《再一次出发》。30余名教职工齐心协力,克服了工作、学业繁忙、时间紧张等困难,利用课余时间和周末积极排练。大家从发声技巧、节奏把握到情感表达,反复打磨每一个细节,不断进步。5月18日的演出中,大家精神饱满、歌声嘹亮,用深情的演唱诠释了歌曲的内涵,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这歌声是对学校最深沉的告白。

三、生活闲趣:时光里的从容与热爱
健美操的律动是初夏最燃的风景。4月至6月,健美操俱乐部全面升级,迅速掀起健身热潮,吸引了众多教职工踊跃参与。活动内容融合了当下流行元素与科学健身理念,精心安排了三大核心板块:节奏欢快、舞步时尚的韩舞,有效提升心肺功能、高效燃烧脂肪的燃脂操,以及释放压力、锻炼全身协调性与力量感的搏击操。多元化的课程组合,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体能基础教职工的差异化锻炼需求,大家在节奏与律动中锻炼身心,团队凝聚力在协作练习中悄然提升。
瑜伽垫上的呼吸则温柔得多。上半年,瑜伽俱乐部活动在奉浦、中山西路、漕宝路三个校区全面开展。针对教师群体,特别设计肩颈放松、脊柱调理等内容,帮助改善久坐伏案带来的不适。参与其中的老师们纷纷表示练习后身心舒畅,下午工作思路更清晰,人也更有耐心了。瑜伽垫上的每一次深呼吸,都是对身心的温柔呵护,成为教职工愉悦身心、充电蓄能的温暖驿站。

鱼塘边的等待藏着最本真的快乐。五月末的奉贤渔沥水塘,20余名教职工齐聚于此。塘边早已支起五颜六色的遮阳伞,像极了端午的香囊。各位参练选手陆续抵达,练杆塘周边的钓位逐渐热闹起来,几位钓鱼高手率先甩竿,铅锤入水荡起阵阵涟漪;几位小白则慢条斯理地组装线组、调试浮漂,向高手讨教具体操作手法,最终顺利甩出垂钓第一杆。当一位老师忽然扬竿,首尾金鲤跃出水面时,众人围拢拍照,感叹连连。阳光下的剪影里,满是纯粹的欢乐。
四、文化寻踪:脚步里的历史与传承
七十五里同心路上的故事仍在流传。5月10日,70余名教职工齐聚长宁外环生态绿道,开启“七十五里同心路”建校75周年主题徒步。初夏的绿道惠风和畅,队员们身着统一文化衫,手持建校75周年庆祝旗帜,在鸟语花香中健步前行。途中设置的“校史知识打卡点”引发热烈讨论,老教授们分享建校往事,青年教师畅谈发展愿景,新老交叠的欢声笑语在绿荫间回荡,这场徒步已成为生动的校史课堂。

申城街巷里的校史密码被一一解锁。6月6日,教职工读书俱乐部组织“校史寻根・申城印记”行走阅读活动。从奉浦校区出发,沿指定路线途经中山西路校区、铜仁路195号(上海商学院早期校址所在)、常德公寓、百乐门、静安公园、八景园等。在古籍书店,教职工们沉浸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体验中,尝试雕版印刷工艺,试制《九色鹿》《飞天》《佛手》《报恩经变》等雕版图样,与卷轴制作等互动环节进一步增强了参与感、沉浸感与文化领悟力,历史与现实在活动中展开鲜活对话。

从羽毛球的破空声到吉他的和弦音,从鱼塘边的笑声到绿道上的脚步声,教职工俱乐部活动早已超越了“业余爱好”的范畴。这里有拼搏的激情,有协作的温暖,有对生活的热爱,更有对学校的深情。当这些片段汇聚成卷,我们看到的是一群教育工作者最动人的模样 ——他们用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在培养人才的同时,也活成了自己最好的榜样。
下半年的精彩已在酝酿,而这些闪耀在上半年的故事,将永远是校园里最温暖的注脚。
撰稿:万静
摄影:俱乐部提供
审核:伊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