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商学院岗位设置管理相关问答
   2013-04-07
 
    为方便教职员工了解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相关政策,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人事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义务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等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三个指导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07〕59号)和《上海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等文件精神,校干部人事处就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基本知识编写了这个问答,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指正,所有提法以上级文件为准。

 

    一、事业单位岗位与岗位设置

     1、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所称的岗位是什么?

  答:岗位是指事业单位根据其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设置的工作岗位,应具有明确的岗位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

  岗位是事业单位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组织分工的结果,具体到每个单位而言,岗位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岗位都有具体的职责任务、工作标准,相对而言都会有一定任职条件。国家从整个事业单位管理的需要出发,提出通用的岗位等级;事业单位则按照规定,将本单位的具体工作岗位对应到相应的岗位等级,以便规范管理、确定相应的工资待遇。

  2、事业单位为什么要进行岗位设置?

  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发〔2003〕16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国办发〔2002〕35号),对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践也迫切要求制定岗位管理的政策规定,使岗位管理制度改革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特别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制定岗位设置管理规定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1)推行聘用制度的需要。科学设岗是推行聘用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推行聘用制度需要岗位管理方面的政策配套;(2)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的需要。岗位设置是岗位管理的重要环节,是顺利实施岗位管理,实现事业单位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的前提和基础;(3)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迫切需要。收入分配改革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将岗位作为确定工资的主要因素,这就迫切需要制定岗位设置管理规定,为实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依据和基础。

     3、实施岗位设置管理的范围是什么?

     答:为了社会公益的目的,由本市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和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都应按照相关文件实施岗位设置管理。

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参照相关文件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4、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原则是什么?

  答:事业单位要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进行岗位设置,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二、岗位类别和等级

  5、普通高等院校岗位分哪几类?

  答:普通高等院校岗位分类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6、普通高等院校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通用的岗位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答:根据岗位性质、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对普通高等院校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分别划分通用的岗位等级。

  7、什么是管理岗位?管理岗位包括多少个等级的岗位?

  答: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即一至十级职员。高等学校管理岗位包括校、院(系)以及其他内设机构的管理岗位。

  8、管理岗位设置的原则是什么?

  答:管理岗位的设置要立足于增强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

  9、现行的管理职务如何对应管理岗位的不同等级岗位?

  答:现行的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一到十级职员岗位。

  10、什么是专业技术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包括多少个等级的岗位?

  答: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分为教师岗位和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其中教师岗位是专业技术主体岗位。教师岗位包括具有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工作职责和相应能力水平要求的专业技术岗位。其他专业技术岗位主要包括工程实验、图书资料、编辑出版、会计统计、医疗卫生等专业技术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

  11、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的原则是什么?

  答: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要立足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与专业要求,符合专业技术工作的规律和特点。

  12、专业技术岗位分为哪三个层级的岗位?各层级岗位包括哪些等级的岗位?

  答: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其中: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

  13、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区分正副高的高级岗位分别包括哪些等级的岗位?

  答: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的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的岗位包括五至七级。

  14、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正副高的高级岗位如何确定所包含岗位的等级?

  答: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正副高的,暂按现行专业技术职务有关规定执行,具体改革办法结合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另行研究制定。

  15、什么是工勤技能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分为哪两种岗位?各包括多少个等级的岗位?

  答: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一至五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16、工勤技能岗位设置的原则是什么?

  答: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要立足于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满足单位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

  17、现行的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如何对应工勤技能岗位的不同等级岗位?

  答:事业单位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18、什么是特设岗位?

  答:根据事业发展和工作需要,经批准事业单位可设置特设岗位,主要用于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

  19、特设岗位与其他岗位的区别是什么?

  答:特设岗位是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经批准设置的工作岗位,是事业单位中的非常设岗位,不受事业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按照管理权限予以核销。特设岗位实质是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中的一种,不是单独的一类岗位。

 

  三、岗位结构比例及最高等级控制

  20、什么是岗位结构比例?岗位结构比例分哪两类?

  答:岗位结构比例是岗位之间的比例关系,也是不同岗位占岗位总量比例的一种表示方法。岗位结构比例有两类,一是岗位类别的结构比例,二是岗位等级的结构比例。《实施意见》既提出了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也提出了不同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实行不同的结构比例控制。

  21、为什么要对事业单位岗位进行结构比例控制?

  答:首先事业单位要完成本身所承担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需要有合理的组织结构,优化的工作人员配置,这需要有合理的岗位结构比例。同时,对事业单位岗位进行结构比例控制,有利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成长,构建合理的发展阶梯。另外,合理的结构比例也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工资总额控制的要求。

  22、确定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间的岗位结构比例的原则是什么?

  答:根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

  23、对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控制标准是什么?

  答: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应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普通高等院校专业技术岗位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教师岗位一般不低于岗位总量的55%。管理岗位一般控制在单位岗位总量的15-20%,工勤技能岗位一般控制在单位岗位总量的10-15%。

  24、什么是岗位最高等级控制?

  答:事业单位的岗位最高等级控制是指在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依据有关政策,对事业单位可设立的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最高等级进行限制性的规定。

25、专业技术不同层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总体控制目标是什么?

答: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1∶3∶6。 普通本科高校教师岗位中正高级岗位一般控制在5-15%,副高级岗位一般控制在20-40%。

  26、全市高校专业技术不同层级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结构比例控制目标是什么?

  答: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1∶3∶6,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

  27、高等院校工勤技能岗位的控制目标是什么?

  答: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市总体控制目标为25%,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市总体控制目标为5%左右。

  28、特设岗位的等级如何确定?是否包含在事业单位的岗位结构比例内?

     答:特设岗位的等级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特设岗位不受事业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按照管理权限予以核销。

    29、各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是什么?

    答:(1)遵守宪法和法律;(2)具有良好的品行;(3)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和技能条件;(4)具备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5)具备岗位所需的其他条件。

    30、岗位聘用原则是什么?

    答:事业单位应根据相关文件以及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在岗位空缺的前提下,按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的规定,择优聘用工作人员。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因行业特点确需兼任的,应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审批。

    符合国家和本市规定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条件、经审批聘用在管理岗位上同时兼任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同时占用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

 

【关闭窗口】
地址:上海市中山西路2271号 邮编:200235 E-mail: webmaster@sbs.edu.cn

Copyright © 2010 上海商学院 组织宣传部 沪ICP备 20010161号 (建议采用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