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师资情况
李志强(博士)
   2013-04-07
 
 

东方财富传媒与管理学院教师基本情况登记表

 

姓名

李志强

性别

专业技术职务

讲师

第一学历

经济学本科

出生年月

1974.10

行政职务

最后学历

文学博士

第一学历和最后学历毕业时间、学校、专业

第一学历:1999年本科毕业于河南大学贸易系国际贸易专业;最后学历:2005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专业

主要从事工作与

研究方向

曾从事中国古典文学与宗教方面的研究,现从事传播学(新闻传播史、社会思潮传播与社会变迁)、广告学(广告史、广告话语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论文及著作

(5)

序号

成果名称

期刊名称(出版社)、时间

本人署名位次

1

试论卡尔·曼海姆的传播观念

《新闻爱好者》学术版20102

唯一

2

论卡尔·曼海姆对批判传播学派的影响

《新闻爱好者》学术版20109

唯一

3

近现代上海都市财经媒体的发展经验及借鉴意义

《上海商学院学报》200811

唯一

4

试论《新闻报》早期经济新闻报道及其借鉴意义

《上海商学院学报》20079

唯一

5

《财经新闻采写与评析》

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12

第三

6

刘禹锡“因论七篇”与“法华七喻”

《佛经文学研究论集(续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7

唯一

7

说刘禹锡的《袁州萍乡县杨岐山故广禅师碑》

《佛经文学研究论集(续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7

唯一

8

论《东方杂志》办刊宗旨的演变

《新闻爱好者》学术版20108

第二

9

治理广告市场与构建和谐社会

《上海商业》2007.5

第一

教学、科研项目(包括纵向、横向项目)

(5)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起讫时间

经费

本人承担工作

1

中国商业新闻传播活动史研究

上海市教委优青

2005-2007

1

全部

2

《儒藏》精华编“刘梦得文集”校注

教育部人文社科特别项目

2007-2011

1

全部

3

中国商业新闻传播史研究

上海商学院

2005-2007

2

全部

获得奖励

(5)

序号

奖励名称

等级

签发单位

时间

1

上海商学院年度先进工作者

上海商学院

2006

2

上海商学院2006年青年教师教学比赛

上海商学院

2006

3

上海商学院2007年青年教师课件大赛

上海商学院

2007

4

上海市第二届编辑学刊征文

《编辑学刊》杂志社

2010

承担的主要教学工作

(近三年)

序号

课程名称

授课对象

人数

学时

课程性质

授课时间

1

中国新闻事业史

0708级专科班

80

108

专必

08-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期

2

优秀新闻作品赏析

0708级专科班

80

108

专选

08-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期

3

外国新闻传播史

0708级专科班

80

108

专必

08-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期

4

广告史

0910级本科班

240

270

专必

09-10学年第一学期、10-11学年第一学期、11-12学年第一学期

5

社会学概论

09级本科班

80

54

专选

10-11学年第二学期

6

中外新闻传播简史

09级本科班

20

54

专选

11-12学年第一学期

7

大学语文

10级本科班

21

54

公必

11-12学年第一学期

8

佛禅文化与人生

各本科年级

320

216

公选

06-10年各学期

9

中国编辑出版史

08级专科班

60

54

专必

08-09学年

第二学期

10

经典作品诵读

08级韩国留学生

4

54

专必

08-09学年

第一学期

个人简介

 

    河南大学贸易系1999年本科毕业,2005年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毕业。毕业后从事过佛教文化与文学、中国新闻传播史、新闻学概论、广告史、编辑出版史、批判传播学、广告话语分析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其中“《刘梦得文集》校注”入选教育部人文社科特别委托项目,“近现代上海都市财经媒体的发展经验及借鉴意义”和“试论《新闻报》早期经济新闻报道及其借鉴意义”二文入选第三届全国经济新闻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刘禹锡“因论七篇”与“法华七喻””、“说刘禹锡的《袁州萍乡县杨岐山故广禅师碑》”二文入选《佛经文学研究论集(续编)》,“论《东方杂志》办刊宗旨的演变”一文获《编辑学刊》第二届征文一等奖。

    未来计划进一步向传播学、广告学专业转型,准备申报下列研究课题:新媒体在社会思潮传播与社会变革中的作用研究、广告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等。

 

注:每人一表。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